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全文發布,有何看點?取代金穩委,金融委正式亮相,職能有何不同?
2023-03-20來源:財聯社
財聯社3月16日訊(記者 林堅)《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全文正式揭曉。財聯社記者注意到,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這意味著,這場機構深化改革正式拉開序幕。
看點一:9個機構嶄新亮相,多個機構不再保留
根據《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將組建或重新組建中央金融委員會、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中央科技委員會、中央社會工作部、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工作委員會、科學技術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數據局等。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場深刻變革,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重大政治任務。經記者梳理,此次金融領域機構改革所組建的中央金融委員會、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職能明確。
中央金融委員會方面,加強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負責金融穩定和發展的頂層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研究審議金融領域重大政策、重大問題等,作為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
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方面,統一領導金融系統黨的工作,指導金融系統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等,作為黨中央派出機關,同中央金融委員會辦公室合署辦公。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方面,其在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基礎上組建,統一負責除證券業之外的金融業監管,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統籌負責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加強風險管理和防范處置,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作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除了組建中央金融委員會、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以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之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還有以下看點值得關注:
一是設立中央金融委員會辦公室,作為中央金融委員會的辦事機構,列入黨中央機構序列。
二是不再保留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及其辦事機構。
三是不再保留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四是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由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整體來看,隨著上述變化,意味著金穩委、“一行兩會”格局不再,“一行一局一會”格局誕生,即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可以看到,為強化資本市場監管職責,證監會由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對此,東吳證券分析稱,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相對地位升格,資本市場的重要性提升,新組建的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統一負責除證券業之外的金融業監管,體現高層對證監會近年來在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等領域取得成效的認可。
此外,東吳證券稱,由于調整后不再保留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新組建的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統一負責除證券業之外的金融業監管,體現高層對證監會近年來在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推動投資端改革和行業高質量發展等領域取得成效的認可。
看點二: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優化,證監會有了“新工作”
《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提到,深化重點領域機構改革,推動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領導在機構設置上更加科學、在職能配置上更加優化、在體制機制上更加完善、在運行管理上更加高效。經記者梳理,這一方面,有以下看點值得關注:
一是將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職責劃入中央金融委員會辦公室。
二是將中央和國家機關工作委員會的金融系統黨的建設職責劃入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
三是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強化資本市場監管職責,劃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企業債券發行審核職責,統一負責公司(企業)債券發行審核工作。
四是將中國人民銀行對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團的日常監管職責、有關金融消費者保護職責,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投資者保護職責劃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
五是統籌推進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改革。撤銷中國人民銀行大區分行及分行營業管理部、總行直屬營業管理部和省會城市中心支行,在31個?。ㄗ灾螀^、直轄市)設立省級分行,在深圳、大連、寧波、青島、廈門設立計劃單列市分行。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分行保留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牌子,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與中國人民銀行上??偛亢鲜疝k公。
此外,不再保留中國人民銀行縣(市)支行,相關職能上收至中國人民銀行地(市)中心支行。對邊境或外貿結售匯業務量大的地區,可根據工作需要,采取中國人民銀行地(市)中心支行派出機構方式履行相關管理服務職能。
六是深化地方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建立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門地方派出機構為主的地方金融監管體制,統籌優化中央金融管理部門地方派出機構設置和力量配備。地方政府設立的金融監管機構專司監管職責,不再加掛金融工作局、金融辦公室等牌子。
七是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按照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相關管理規定,將中央金融管理部門管理的市場經營類機構剝離,相關國有金融資產劃入國有金融資本受托管理機構,由其根據國務院授權統一履行出資人職責。
八是加強金融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統一規范管理。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其分支機構、派出機構均使用行政編制,工作人員納入國家公務員統一規范管理,執行國家公務員工資待遇標準。
記者注意到,隨著上述變化與調整,中國人民銀行專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監管,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集機構監管與行為監管于一身,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則專司資本市場監管。
受訪的金融及資本市場領域人士認為,此次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是對我國現代化金融監管體制的完善和優化,未來監督管理效率有望進一步提升。國泰君安指出,此次金融監管機構之后,“一行兩會”格局變成“一行一局一會”格局,此次改革從根本上理順了機構監管和功能監管、宏觀審慎和微觀審慎、審慎監管和行為監管之間的關系。
中信證券稱,此次金融監管機構調整,在借鑒海外金融監管經驗基礎上,充分考慮了中國特色與中國國情,中國人民銀行或聚焦于“雙支柱”管理,主要包括貨幣政策制定與宏觀審慎管理;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或全面履行金融機構監管及消費者保護職能,在原有銀行業、保險業監管范圍基礎上,補充金控集團的監管職能,突出功能監管,同時統籌金融行業全部消費者保護職責;證監會或專注于直接融資建設,特別是此次明確將企業債與公司債進行統一化管理。
看點三:中央層面力爭在2023年年底前完成
《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提到,面對新時代新征程提出的新任務,黨和國家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要求還不完全適應,同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還不完全適應,同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還不完全適應,需要在鞏固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成果的基礎上繼續深化改革,對體制機制和機構職責進行調整和完善。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目標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根據相應通知,各地區各部門要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高度,充分認識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堅決維護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堅定改革信心和決心,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不折不扣把機構改革任務落到實處。
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領導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統籌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組織實施工作。地方機構改革由省級黨委統一領導,改革方案報黨中央備案。中央層面的改革任務力爭在2023年年底前完成,地方層面的改革任務力爭在2024年年底前完成。推進機構改革情況和遇到的重大問題及時向黨中央請示報告。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公司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公司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鹩酗L險,投資須謹慎。個股過往表現不代表未來表現,以上信息不構成個股推薦。
相關閱讀